电子信息行业动态第162期
要 目
l 华为独占2025上半年中国折叠屏市场75%份额
l 工信部即将向多家企业发放毫米波专网牌照
l 国务院印发《黄金娱乐,黄金娱乐登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l vivo发布全球最轻MR头显产品
l 视源股份MAXHUB X7四足机器人:全栈自研技术加持,多场景应用彰显硬实力
l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重磅亮相,开启中国操作系统新时代
华为独占2025上半年中国折叠屏市场75%份额。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手机季度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1,983万台,同比增长6.0%;至2029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预计将会接近2,729万台,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8%。
IDC称,自2023年起,中国正式超越其他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折叠屏手机市场。依托成熟的本土供应链体系、消费者对前沿科技的高接受度,以及厂商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捕捉,中国在折叠屏手机的市场主导地位将长期稳固,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国市场占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的比例将稳定在40%以上,持续以创新引领推动全球折叠屏技术普及与产业升级。
2025上半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498万台,同比增长12.6%。华为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扩大领先优势,以374万台的出货量占据75%的市场份额,创下历史新高。自2019年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以来,华为成为首个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台的中国品牌。荣耀虽上半年无新品上市,仍以8.4%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二;OPPO调整产品节奏后,率先推出搭载旗舰芯片的折叠屏机型,以6.1%的份额位列第三;小米和vivo的新品于年中亮相,暂居第四、第五位。
IDC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预计达947万台,同比增长3.3%,基本与去年持平。
工信部即将向多家企业发放毫米波专网牌照。近日,有消息称工信部即将发放我国第二批毫米波专网频率许可牌照给数家公司,年内预计黄金娱乐,黄金娱乐登陆企业获频率许可,涵盖港头、制造业、电网等多领域。此次获批频谱的单位,除大型外,还有首家将26GHz毫米波5G专网用于实际生产的民营企业。业内人士称,这预示国内毫米波5G产业链成熟,将启动行业企业主导的毫米波5G频谱创新浪潮。
这并非政策的首次试水。2022年,中国商飞已率先获得两段专用频率,用于飞机制造的特定场景。而此次牌照发放范围更广,不仅涵盖港口、制造、电网等多个关键行业,更重要的是,首次将民营企业纳入其中。这打破了国内频谱资源几乎全部掌握在三大运营商手中的传统格局,是一次里程碑式的“频谱松绑”。
要理解这一举措的深远影响,必须厘清两种5G专网模式的本质区别。目前国内主流的,是基于运营商公网的“虚拟专网”,即通过网络切片技术,在公共网络中为企业用户划分出一条专用通道。这种模式部署快、成本低,但其“虚拟”属性也决定了它在数据安全、网络自主可控性和性能确定性上,始终与企业最严苛的工业级需求存在一道鸿沟。
而“独立专网”则是一场彻底的革命。企业获得专用频率后,可以建设完全独立于公众移动网络的5G基础设施,所有网元和数据流均在企业内部闭环。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所指出的,专用频段能从根源上避免与公众业务的干扰,保证极端场景下的网络稳定性。企业不仅获得了数据的绝对主权,更能根据自身生产流程,对网络进行深度定制和运维,将5G真正无缝嵌入到现有的工业网络体系中。
选择26GHz频段的毫米波作为突破口,是技术与现实权衡下的必然选择。Sub-6GHz这一黄金中低频段资源早已被运营商的公众服务瓜分殆尽,而频谱资源丰富的毫米波,其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的特性,与工业自动化、机器视觉、海量数据采集等场景的需求天然契合。其波束窄、空间隔离度高的物理特性,更为工业数据的本地化和安全性上了一道“物理锁”。
此举无疑将引爆一轮由行业需求驱动的创新浪潮。放眼全球,德国、日本等工业强国早已向企业开放5G专网频率,并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西门子,这家工业巨头利用其对生产场景的深刻理解,从一个5G专网的“使用者”,摇身一变成为了面向行业的“供应者”,对外输出其工业5G解决方案。可以预见,随着国内牌照的发放,一批深刻理解自身行业痛点的龙头企业,也将循着类似路径,从“甲方”变为“乙方”,从而激活一个全新的、更加务实的工业5G生态。
对于整个通信产业链而言,这也是一针强心剂。过去,毫米波产业因缺乏明确的商用场景而发展缓慢。如今,来自工业界的确定性需求,将为国内在芯片、模组、CPE终端和系统集成等环节的厂商,提供一个宝贵的、可以实现商业闭环的“试验场”和“练兵场”。这不仅将加速我国毫米波产业链的成熟,更为“5G+工业互联网”这一国家战略的深度落地,提供了最坚实的技术底座和体制保障。
国务院印发《黄金娱乐,黄金娱乐登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8月26日,国务院印发《黄金娱乐,黄金娱乐登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强化前瞻谋划、系统布局、分业施策、开放共享、安全可控,以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涌现一批新基础设施、新技术体系、新产业生态、新就业岗位等,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使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意见》提出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一是“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加速科学发现进程,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效能提升,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二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三是“人工智能+”消费提质,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四是“人工智能+”民生福祉,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打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五是“人工智能+”治理能力,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图景,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共绘美丽中国生态治理新画卷。六是“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共享,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
《意见》提出强化8项基础支撑能力,包括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加强数据供给创新、强化智能算力统筹、优化应用发展环境、促进开源生态繁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提升安全能力水平等。《意见》要求,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人工智能+”行动全过程,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抓好贯彻落实,确保落地见效。要强化示范引领,适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vivo发布全球最轻MR头显产品。8月21日,vivo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MR头显“vivo Vision探索版”,成为国内首个进军MR领域的手机品牌。据悉,vivo Vision探索版采用了分体式铆接设计,对结构强度进行了优化,同时使用高强轻质镁合金,最终让vivo Vision探索版成功掉秤。配合独家的梭形折面镜片布局,不仅体感上掉了秤,视觉上也更加精炼。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MR头显设备重量都超过了500g,vivo Vision探索版的重量压缩至398g,是目前行业内最轻的MR头显。MR头显要比单纯的AR眼镜或VR眼镜复杂得多,vivo Vision探索版整机有1700多个零部件,经过四年多的用户调查和技术研发,vivo才最终正式发布了这款产品。这款设备暂时不会上市销售,从8月22日起,在北京、深圳等10余座城市的12家vivo官方授权体验店,用户可抢先预约体验,后续还将开放第二批线下体验门店。
自2012年谷歌推出Google Glass以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扩展现实(XR)及混合现实(MR)赛道发展十余年,海内外参与者众多,却始终因软硬件性能、用户体验、内容生态等多重挑战,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爆发。以VR头显为例,它曾在“元宇宙”概念风口上迅猛生长,却也随着热度退潮而迅速沉寂。
相比AR、XR、VR,甚至目前备受关注的AI眼镜,MR无疑更接近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形态。轻量化AI眼镜虽然入局者众,但多数缺乏显示能力,仍高度依赖手机作为主终端,难以独立成为下一代信息载体,因此大部分厂商都是试水,缺乏系统性的思考。而MR头显更符合人类自然感知世界的逻辑,也更能承载“空间计算”的愿景。尽管道路曲折,但MR一直被公认为最有潜力。从苹果到三星,从Meta到vivo,从华为到OPPO,国际主流大厂都在持续投入MR。苹果虽然首代销量、口碑不佳,还在继续开发下一代Vision Pro,三星首款MR头显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Meta也计划在2027年推出MR旗舰产品。
市场来看,MR品类显示出明显的上升势头。据“VR陀螺”统计,2024年全球共有13家厂商发布了17款头显产品,其中8款属于MR头显。场景上,当前MR已在工业制造、航空航天、教育医疗等B端领域扎根。此次vivo Vision探索版的发布无疑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看点,引起业内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随着未来黄金娱乐,黄金娱乐登陆玩家入局,以及AI大模型的深度融合,智能穿戴领域必将涌现出黄金娱乐,黄金娱乐登陆令人期待和兴奋的产品。
视源股份MAXHUB X7四足机器人:全栈自研技术加持,多场景应用彰显硬实力。作为视源股份推出的首款工业级高性能四足机器人,MAXHUB X7已经应用于多个B端场景——宁夏某乳业工厂,在严寒酷暑等极端天气下精准巡查生产要素是否合规;广州市街头,随民警一同巡逻和获取不法分子信息并报告;某电力公司,承担全自主无人巡检,及时上报生产安全漏洞等。X7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已经在工业和商用场景的“实战”中获得充分验证,并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X7采用全栈自研技术,专为极端环境下的复杂任务而生,可替代人在危险、恶劣的场景执行巡检类任务。X7各项硬件配置和软件算法极具竞争力,在硬件方面,具备IP66防护和-20℃~40℃温控的工业级配置,能在强降雨、粉尘等严苛环境下稳定运行;在软件方面,X7采用了自研自主导航、多模态融合的建图定位算法、感知算法以及规划算法。
截至2025年8月,视源在机器人方面的技术涵盖了自主导航、足式运控、具身操作、硬件本体四个关键核心领域。以核心技术自主导航技术为例,视源团队的研究成果已经跻身全球前列,在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的顶级期刊《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IEEE RAL)、机器人顶级会议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会议(ICRA)和IEEE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IROS)上发表多篇重量级论文。依托上述自研导航技术,X7在执行工业巡检任务时,即使在空旷场景、无特征的长走廊场景中仍然可以保证高定位精度,为顺利完成巡检任务提供技术保证。
X7多元化场景中展现巨大潜力,X7已经在某头部乳业工厂落地,巡检范围覆盖587亩,包括污水池、污水井、电缆沟等较危险区域,若发现问题可及时上报到指挥室,若发现生产指标异常可以及时主动干预,还降低了人员巡逻的强度和风险,提高了整体作业效率。X7还作为电子警犬加入巡防特警队伍在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执行步行街巡逻任务,它与特警队员形成“人机协同”巡逻模式,仿生四足设计使其能穿行于骑楼巷道、台阶陡坡等复杂地形,有效覆盖传统巡逻车辆难以抵达的区域。值得一提的是,X7具备任务模块多样性,可以根据任务选配各类硬件和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我国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24年我国四足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6亿元,同比增长40.4%;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5亿元。另有国际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元,未来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0%。产业专家和证券机构一致认为,四足机器人在崎岖复杂地形的物资运送、应急消防、智慧气象等“人类劳动不友好”场景中展现出了巨大应用潜力,未来,四足机器人销量将快速增长,成为机器人行业的重点品类。
冲刺AI转型时代,昇腾AI落地大爆发,加速走向全场景。2025年8月15日,“2025华为算力场景发布会暨北京xPN伙伴大会”在北京举办,华为亮出了其在通用计算、大模型技术及AI应用创新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基于昇腾、鲲鹏体系,与伙伴在教育、政务、医疗、制造等场景的创新实践。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重磅亮相,开启中国操作系统新时代。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中国操作系统产业迎来一场里程碑式的盛会。8月26日,由中国版权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麒麟软件有限公司、OpenAtom openKylin(开放麒麟)社区承办的“麒麟遨天·共承长”2025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盛大启幕。全新一代中国操作系统——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在近千位专家学者、行业用户、全产业链伙伴的共同见证下重磅发布。这款承载着技术突破与用户期待的自主创新产品,将以“安全、智能、流畅、开放”四大核心优势,重新定义中国操作系统的新高度。
作为支撑国家重大工程与关键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数字底座”,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经受住了长期大规模部署验证。作为持续领航中国操作系统技术创新产品,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始终以“安全可信”为核心,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更是将这一优势升级到新维度,构建了从硬件到系统再到应用的“三层纵深防御体系”,将进一步为政务、金融、能源、通信、交通、教育、医疗等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数智转型筑牢“安全防线”。
开放的生态,是中国操作系统持续发展的关键。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通过赋能开发者生态全面提速,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从“应用适配”向“原生开发”转型。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在兼容前代生态基础上,为用户与开发者提供了更友好的“开放环境”。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将突破性实现“云边端算力智能调度”能力,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技术重构人机协作模式。其自主创新的“语音控屏”功能,让智能办公从实验室概念转化为普惠型生产力工具。未来,银河麒麟操作系统还将通过开发者论坛与openKylin社区,吸引黄金娱乐,黄金娱乐登陆伙伴共建“开放共生”的产业生态。